印刷与造纸不同,它基本上由一些机械过程构成,主要借物理学的力作用于原料,而很少有化学力起作用。因此各种原材料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只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无本质上的变化,即令用金属或合金铸活字也同样如此。但以粘土烧泥活字或以瓷土烧陶活字,中间有化学变化,除此,任何印刷都没有化学作用,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业,与造纸业每日向河流排污水、污物适成对照。但印刷业,尤其雕版及木活字要消耗大量硬质木材,造成大批树木被砍伐。
木雕版和活字版是现代印刷机的祖先,活字印刷又是现代印刷的始祖。这两项机械发明都是在中国完成的,活字印刷是从雕版印刷演变出来的,是经历了技术探索和经验积累的阶段后完成的。宗教是刺激印刷术产生的因素,中外恐都是如此。早期印刷品多是单张的佛像,后来由单张印刷品发展到多张印刷品,具有书籍的形式。对文字或图像进行复制的思想和实践,由来已久。所谓复制,是用同一字模或图模用着色剂反复并多次再现模上文字或图像的过程。为此模型上的文字或图像必须呈反体,复制后才能成为正体。印章的使用便基于这一原理,中国先秦时已普遍使用各种材料的印章,印章与雕版印刷的产生有密切关系,这表现在汉语中“印刷术”一词含有“印”字。“印”表示具有反体字或图的模板,“刷”表示用着色剂将模板上字或图以正体形式转移到纸上的过程。这个词造得很巧妙。模板又称印板,因此“印刷”一词既包括印刷主要设备,又包括操作方法。
早期雕版印刷品是单张的上图下文式的宗教画,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已能刊印篇幅较长的佛经,早期印本书像手抄本书那样取卷子形式,将许多印张粘连成一长卷,用轴卷起来。后来将印张从中缝对折起来,使字迹露在外面,具有独立印本书的各种形式。印本佛经在社会上广泛流通后,印刷术便用于出版儒家经典和其他着作,使用范围大为扩大。除出版以文字为主的书外,还出版含有插图的书或以图为主的画册,从而形成版画艺术,这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受大众喜爱的品种。由于刻工能将画家们的画稿准确地刻在印板上,印出后体现原画风格,又能复制成多份,很多画家都愿提供画稿,从而使版画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早期印本用字多为模仿着名大书法家字迹的手书体,显得生动优美,给人以艺术享受。所有这一切,使中国印本书本身也是艺术品,印刷术与艺术获得完美的结合。但由于手书体较难雕刻,而各刻书者偏爱不同流派的书法家书体,结果出现字体不一的印本书。宋元明以后形成标准的印刷字体,刻工约定俗成,社会上印刷字体逐步归于统一,这是印刷技术史中一项很大的进步。印刷术虽然原理简单,但印刷形式却多种多样,雕版印刷既可表现文字,又可表现复杂的画面,活字印刷又分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陶活字等,而雕版又可与活字版结合印出图文并茂的作品。